方言与美食(音频)| 匡倩:重阳节里炸薯包(江西于都客家话)
炸
薯
包
。
方言与美食|匡倩:重阳节里炸薯包(江西于都客家话)
小时候,每年重阳节我们都在外公外婆家吃饭。一大早外公和舅舅就在院子里杀鸡斩鱼,舅妈和姨妈在厨房里煎炸蒸煮,我们几个孩子则在客厅里吃零食、做游戏。忽然一阵香味飘来,鬼使神差地把我们引进了厨房。厨房里正炸着薯包,圆形的丸子在油锅里翻滚着,从嫩紫色渐渐变深,表面结出一层紫褐色的薄衣,油光发亮的,格外诱人。在一旁围观的我们,早已馋得口水直流,妈妈把刚出锅的薯包浸入新酿的米酒中,薯包很快就降温了,还吸收了米酒的香味,那香甜可口的味道,让我至今还回味无穷。
薯包是江西赣南客家的风味小吃,又叫“薯包米粿”,它是以大薯为主料,用油煎成圆形的米粿。大薯扁而大,形似人的脚板,所以俗称脚板薯。虽然名字里也有个“包”字,薯包和包子的做法却完全不同。先将板薯去皮,用布满小孔的铁刷把板薯捣碎成粘稠的泥浆状,加入适量葱、姜、蒜和盐调味,再加少许面粉以便成形。备好主料后,用虎口将薯泥挤成乒乓球大小,一个个放入热锅热油中,炸至金黄或紫褐色,外酥里嫩的薯包便出炉了。
自古以来重阳节都有登高望远、饮酒赏菊等习俗,但为什么在赣南地区重阳节有炸薯包的习俗呢?这与重阳节的时间有很大关系,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,正值秋季大丰收,人们在此时收获稻子、番薯、芋头和板薯等各种食物,尤为重要的是用于煎炸食物的山茶油也鲜榨出炉了。
山茶油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A、B、D、E等,有“东方橄榄油”之称,据说朱元璋还曾将“江西茶油”封为“御膳用油”。江西赣南地区的亚热带气候和丘陵地形,为山茶树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。赣南本地称山茶树为“木籽树”,每年秋季收获木籽后便可以榨出新鲜醇香的木子油,俗称“木油”,这给煎炸食物提供了极大便利,所以油炸类的小吃经常出现在赣南人的餐桌上。除了薯包,我们还会炸芋包、番薯包,炸鱼、肉,甚至连豆角、茄子也能炸,五花八门各具风味。
如今在外地求学、工作的我,已经多年没有吃过薯包了,记忆中薯包的味道变得越来越美味,越来越独特。那味道中凝结着家人辛勤劳作的汗水,夹杂着分享美食的喜悦,蕴藏着节日里与亲人欢聚的热闹和幸福。
(文中内容在不同地区中也许有所差异,期待指正)
+++
文字、图片 |匡倩,任职于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
方言点 |江西赣南于都县禾丰镇客家话
图文编辑 | 魏文杰
诵读 | 华有兰
图文审读 | 姚怡然
责任总编 | 老甘
投稿邮箱 | jnufyzx@163.com
往期回顾:
语言资源快讯
分享语言的点滴